视点!数字中国,开鸿见日
2023-06-15 08:58:07来源:个人图书馆-脑极体

讲个小故事,《晋书·乐广传》记载,西晋名士乐广,请大文学家潘岳替自己写一篇文章。潘岳让乐广把意思完完整整告诉他,再由他来动笔,最终写成了名扬当时的《呈太尉辞河南尹表》。时人看过这篇文章,评价乐广是“此人之水镜,见之莹然,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”。

成语拨云见日,就是出自这里。

我常常在想,科技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就像潘岳和乐广,社会经济发展的内涵,需要靠科技的“文笔”呈现出来,才能最终达成拨云见日的效果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,中国大地上积聚了非常多资源、信息、数据,它们原本各司其职,互不联接,而如果通过创造性的科技解决方案将它们联系起来,将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力量,这是数字中国的建设目标,也是最近热议的向科技要答案。

目前来看,想要实现这个目标,有两种技术方案是中国独有,其他地方难以复刻的,一种是AI技术与产业的深度结合,另一种就是OpenHarmony(开源鸿蒙)。

据介绍,他们正在进行基于开源鸿蒙的设备检验调试工作。原本这种检验需要巡检人员在深夜巡检时拿手机调出APP对设备频繁拍照,还经常会遇到码头信号不好等问题,很不方便;另一方面,巡检APP装在个人手机中,也给数据安全带来了隐患。基于开源鸿蒙的设备检测方案,碰一碰就读取待检设备的数据,自动完成检查流程,既提升了检查效率,降低了操作成本,还提升了数据的安全性与准确性。

目前阶段,深开鸿已经探索了体系化的智慧港口方案。比如在港口吊具上,可以基于KaihongOS形成港口智慧大脑,让吊具本身的状态实现远程操控,一目了然。

还有一次,我们探访了西部某高速公路的建设单位。他们说了这样一件事:一些车流较少的高速隧道为了省电,只好雇佣附近农村的老人来看守,在没有车流的时候关灯限电。而他们正在想,是否可以用开源鸿蒙来解决这个问题以及更多隧道里的智慧化需求。

所谓公路数字化看隧道,深开鸿与江西交投打造的数字化隧道场景,将KaihongOS系统自组网、应急处理能力、本地闭环能力集成到隧道管理中,实现了打通原本各自独立的传感器,隧道告警准确率成倍提升。

面向未来,王成录认为开源鸿蒙的推广以及其对数字中国建设的推动,主要挑战在于人才,他说:“挑战不在技术,不在解决方案,挑战在我们的人才不够。我觉得人才是生态发展的最重要的挑战。技术本身没有挑战,基本都解决完了。”

为了解决这一挑战,深开鸿大力覆盖中小学、学术型大学、应用型大学和职业高等教育的完整教育链条。深开鸿以产学研融合为路径,通过与北理工、大连理工、深信息等高等院校共同编制开源鸿蒙教材、授课、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,为高科技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基础;联合乐聚和点猫科技共同打造开源鸿蒙教育机器人、课程培训,推动开源鸿蒙技术素质教育发展。

从多方面来看,开源鸿蒙正在被打造为数字中国的重要底座和发展引擎。其独特的技术、产业、生态价值,将推动数字中国高质量发展,而数字中国带来的巨大机遇,也将哺育开源鸿蒙事业,以强大的需求牵引开源鸿蒙茁壮成长。

王成录认为,中国正迎来开源鸿蒙发展绝佳的历史机遇。世界如果再出现一个新的生态系统,那一定是在中国。

逆全球化的乌云终会被驱散,数字鸿沟的难题终会得到解答。数字中国,开鸿见日。

标签:

最后一页
环球消息!一批985毕业生主动延迟毕业,有的人甚至故意挂科!为什么?

精彩推荐

资讯News

  • 聚焦Policy